有限責任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辦理「合作找幸福線上國際論壇」
有限責任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辦理「合作找幸福線上國際論壇」
計畫簡介
(一)高等教育跟合作社運動的關係
國外大學與合作社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多面的,涵蓋教育、研究和實踐層面。以下是幾個層面的摘要:
1. 學術計畫與研究:許多大學將合作原則納入其商業和經濟課程。這包括合作社管理、治理和社會創業課程,同時,也有些大學參與與合作社相關的研究計畫,探討合作社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以及創新的合作模式。
2. 外展與推廣:
• 社區參與:大學與當地(社區)合作社和社區合作,提供外展和推廣服務分享學術專業知識、開展人力培訓計劃以及支持新創合作社的發展。
• 對新創企業的支持:大學可以為學生團體或當地社區中出現的新創合作社提供資源、指導和孵化支援。
3. 宣傳和政策制定:大學透過對立法和監管環境進行研究,為制定有利於合作社運動 的政策做出貢獻,根據調查結果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議。還有一些大學 積極參與倡議活動,以促進區域、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合作社運動。 也涉及與合作社組織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合作。
4. 能力建構:大學可以為對合作社管理有興趣或尋求提高現有合作社技能的個人提供專門的培訓計畫。 關於合作社教育活動,大學可組織會議、工作坊 和研討會作為知識交流的平台,將學者、實務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聚集 在一起討論合作社運動相關議題。
5. 跨部門合作:大學與現有的合作社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學術界和合作社部門之間的 合作。這可以帶來聯合倡議、共享資源和互利等項目。學生可積極參與與合作社相關的專案、實習或研究活動,獲得實務經驗並為合作社運動做出貢獻。
6. 永續性和社會影響力:社會責任研究面,大學可以對合作社的社會和環境影響進行研究,探索其在永續發展和社區賦權方面的作用。合作七大原則,例如 民主治理和社會責任,可以納入大學計畫中有關商業道德的更廣泛的討論。
綜上,大學與合作社運動之間關係涉及共生關係,學術機構透過教育、研究、推廣和協作為合作社的發展和永續性做出貢獻,加深對合作七大原則和實踐的理解,同時促進合作社團體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消費合作社之間的夥伴關係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透過共享知識、資源和實務經驗使多方受益。
(二)國際合作社經驗交流
全球合作社正以各種各樣不同形式經營模式,以互助團結、自助自立的方式, 致力於謀求個人經濟生活之提升與在地發展之復甦,不僅達到人們區域性生活與生 計的滿足,促進經濟的發展。各類型合作社也透過業務的推動,發揮抵抗全球環境 變遷的問題、照顧弱勢族群,確保食品安全體系、創造就業機會之功能,並將產生 的資源累積於地方,持續造福在地發展,合作經濟,無疑是實踐永續發展的最佳組 織方式。
本計畫擬邀請國外專家,透過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分享國際上對於合作社之實踐經驗,建立台灣政府與國際合作社團體之關係,同時提升台灣民眾對於合作社發展趨勢之了解與認同。